Blue Flower

生命教育

談青少年憂鬱與自殺

輔導中心 李秋紅

自殺

 有意識的企圖傷害自己致死

 

(一)案例:

   小英的父母離婚,父親離家出走,現與阿嬤及姑姑住在一起。

 

 小英在週記中提到導師是其學校的媽媽

   小英和同學小美感情很好,不久小英在週記中提及小美和另一位同學小麗很要好,覺得小美背叛她,又因細故與朋友吵架,心裡覺得很委屈,在課堂上哭了整節課。

 當日晚上小美從F B 中發現小英提及父親出走不負責任,對姑姑失業及經濟問題壓力很大,如果自己不在世上,家人壓力就會減輕等訊息,

 小美打電告知導師,姑姑接到導師電話進房發現小英已自殺且呈昏迷狀態,緊急送醫急救。

 

 醫生評估認為小英有再自殺的可

 能,建議可考慮住院一段時間

  

 小英並未繼續住院,2天後即出院

 返校,之後的日子,小英還是有

 出現自殺意念及憂鬱情緒,直至

 寒假期間將屆,始逐漸轉好。

自殺行為可能的警訊

語言上:

表現出想死人生無望無價值感悲傷念頭。

行為上:

1.突然地、明顯行為改變。
2.功課、人際,或學習問題出現。
3.突然放棄個人的財產或心愛的寵物。
4.突然增加酒精使用或藥物濫用
自殺行為可能的警訊

環境上:

1.重要人際關係的結束
2.家庭發生重大變動
3.對環境適應不良,並喪失信心。

其他線索:

1.社交退縮。
2.出現憂鬱現象
3.表現不滿的情緒
4.睡眠、飲食突然混亂
青 少 年 自 傷 的 原 因
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困擾。
青少年藥物濫用的困擾。
家庭問題的困擾。
人際同儕問題的困擾。
學校問題的困擾。
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困擾
青少年憂鬱症
躁鬱症。
精神分裂症品格疾患。
過動暨注意力缺損症候群。
智能不足。
自閉症。
青少年家庭問題的困擾
與父母關係疏離或過於密切。
與父母關係衝突。
破碎家庭
家庭氣氛不佳。
家庭中受到忽略。
家庭暴力。
青少年人際同儕問題的困擾
渴望穩定的友誼
對人的不信任。
人際關係過於封閉。
被同儕排斥。
對感情態度隨便。
男女關係緊張或分手。
性取向認同困擾。
青少年學校課業問題的困擾
課業壓力。
老師管教態度嚴格。
課業壓力。
老師管教態度嚴格。
直生或轉校的困擾。
家長間的相互比較。
同儕間的好奇與模仿。
()、 採行策略:

(一)雙師合作、掌握確實


導師與輔導教師密切合作,充分溝通交換意見及觀點,能及時因應個案突發狀況及身心變化調整輔導目標及策略,確實且有效的理解個案自殺情形及問題脈絡,在理解的基礎上發揮最大輔導功能。

(二)親師溝通、形成共識

  個案壓力源部份來自於家庭,因考量到需家庭共同加入協助,主動與主要照顧者聯繫且邀請其到校彼此了解,體會家長深陷經濟困境的壓力,並邀請輔導教師與其共同討論家中成員可以提供之協助,以及澄清面對自殺者的迷思,密切注意個案自傷/殺行為及動機,防止個案再度自我傷害

(三)整合資源、專業分工


為改善個案低落情緒及強烈自殺意圖,家人陪同至精神科就診及諮詢住院之必要性,醫生予以投藥緩和情緒及衝動自殺行為。

  此外,為協助個案及其家庭之經濟困境,經個案同意並充分了解時,通報為高風險家庭,期能透過社工資源運用解決經濟及成人就業問題。

(四)個別諮商、建立關係

    在個案自殺獲救痊癒返校後,導師徵求個案同意,輔導老師及與其展開個別諮商,首要任務即建立信任關係,初期關注議題著重於評估自殺意念之程度,並履行不自殺承諾,第二階段側重壓力源覺察,最後階段則協助引導其發展健康之壓力因應模式

自殺危機中不做的事

1.不要勸善:訴說人生有多美好

2.不要規過:要求別再做錯事

3.不要哀求:責怪他讓(害)我傷心哭泣

4.不要責罵:生氣辱罵責備當事人

5.不要抱怨:責怪他引起大家生活的不便與困擾

6.不要質問:逼問事件發生的原委

 

我們都是

校園自殺防治最重要的人

我們尊敬

每一個人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我們相信

生命因自助而壯大因互助而偉大

千里一線牽  幫助在身邊
期望每位老師都能成為自殺防治守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