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 Flower

 

 新聞議題

       2016328日上午,住在北市內湖區,小名為「小燈泡」的4歲女童,當時和媽媽開心地要到西湖捷運站接外公和一對雙胞胎弟妹。小小身軀騎著腳踏車,搖搖晃晃地在領在推著娃娃車的媽媽前面,可見她有多麼期待見到外公和弟弟、妹妹;不料,就在距離目的地不遠的上坡處,兇嫌王景玉看準母女倆手無寸鐵,竟當場拿出菜刀對女童行凶,無辜的小燈泡就這樣來不及長大,死在凶狠的刀下。

       一開始,小燈泡媽以為王景玉是好心想要幫忙推腳踏車,不料靠近後才發現對方在砍殺自己的女兒,反應不及的她,趕緊拉住兇嫌並大聲呼救,附近7名熱心民眾見狀,趕緊合力將王景玉制伏並等待警方趕到現場,將他帶回西湖派出所偵訊。

       小燈泡媽媽前天關閉部落格,並在臉書發文表示:「無法在意社會上每一人想法,我只能做我自己。」酸民言論引起公憤,有人揚言肉搜,更有人痛批:「心存怨恨無法接納美好事物,眼中是沒有美麗世界。」有人到追思會場寫下批評與指教,對於外界酸言酸語,她表示:「我只在乎我親人與朋友是否了解我,我不偉大、我也沒有了不起,無法在意社會上每一人想法,我只能做我自己,我仍舊相信當初心有愛、社會是美、人性本善。」對於外界質疑她的冷靜,有人覺得她矯情,有些人覺得她偽裝,但「夜深人靜之時,我還是會崩淚、我還是會思念。」

 

小燈泡媽媽的心態

       小燈泡媽媽親眼目睹女兒被凶殺的過程,打擊相當大,但有別一般受害者,她選擇忍住自己的悲憤,表現的相當冷靜,甚至遭受無情的網友酸言酸語質疑「矯情做作」。但小燈泡媽坦言自己「真的不如外界以為的冷靜、堅強,每天夜裡、每天早晨,我都切切實實的狂哭心碎」,不過她認為不需要把脆一面呈現在外人面前、甚至在小孩面前,因為「他們已經失去了一位手足,不能再失去母親能給的依賴」。

       並且也理性地希望「女兒的離開可以帶給這個社會什麼」。希望政府、社會提供安心、安全的環境,希望一切能從根本,從家庭、從教育,「讓這樣子的人消失在社會上面」。這一席話感染了不少父母,更讓許多人佩服小燈泡媽的勇氣與智慧。

       而小燈泡事件也意外衍生出「廢死」、「反廢死」的論戰,許多人也開始議論小燈泡父母的立場;但她認為,「比判什麼樣的刑責更重要的是,我們從中瞭解了什麼?我們未來能做什麼?」小燈泡媽也多次強調,「無差別事件不可能真正完全被解決,但我們可以、也需要去做的是透過這些事件,去理解到底如何發生這件事,而及時伸手,去降低發生的頻率。」

       小燈泡父母希望下一次帶著孩子上街遊玩時,不需要再提心吊膽,對他們來說也是最大的撫慰,可能一時沒辦法改變現狀,甚至是沒有辦法保證自己的小孩不被壞人傷害,但是我們可以做的是,教育孩子,不讓他們變成壞人去傷害別人。

 

 

 

 

 

 

 犯人的心理

       犯人因為已經失業十年了而且本身有精神疾病和吸毒的前科,所以只能拿父母的退休金來生活,是個名副其實的啃老族。可是他的父母卻也放任他十年不工作,一種錯誤的決定可能已經在他心中埋下日後犯罪的種子。由於犯人還自稱自己為三皇五帝中的堯舜和四川皇帝,為了尋找接班人而需要殺掉一位四川的女孩,但是他可能因為吸毒而導致出現幻想,進而殺害了一個無辜的四歲小女孩。

 

社會看法

       在小燈泡事件中,最大的爭議是對犯人的判決, 不管是最新興起的人權問題還是犯人精神是否正常都造成大眾對犯人的處分產生極大的爭議。 不管犯人最後判處死刑或是無期徒刑看法不同的兩方面都會產生歧義。若犯人被處決,一命還一命的方法真的是家屬想要的嗎?若犯人被判處無期徒刑對事者是否公平且若日後犯人被保釋,這樣的悲劇是否又會重演?在多起隨機殺人案中,犯人的精神狀況往往是不穩定的,而造成精神不穩定的因素有失業壓力、吸毒…等原因。

       這些原因無一不是社會因素,要遏止此事件的發生,最重要的不是對犯人的處分而是從社會問題開始解決。

 

人性與道德的問題

       小燈泡的悲劇,是台灣長期教育僵化、重視表面道德教條、忽略個性解放的惡果。只有改善社會、教育、家庭及精神醫療環境,才有辦法減少悲劇。而你我都應該以祝福和愛代替激烈的情緒跟言語,讓家屬、讓這個社會有喘息、療傷的空間;我們每一個人多做一點,這個社會就會更好一點。如果只有咒罵與仇恨,卻沒有關懷,社會就是一直在殺人。我們可能都學到過,人類與其他生物最與眾不同的就是人類有智慧,但是,人類的智慧也同時帶來了人性的泯滅,人之所以有了智慧,也同時有了人性所邪惡的一面,可以為了那些物質上的東西所追求,所奔波,也可以不擇手段。

 

 

媒體報導,這樣好嗎?

       2016328日上午11時台北市內湖發生女童斷頭命案,此案爆發時引起社會各界震驚,經由媒體大肆報導,許多平時壓抑、不敢做的人看到有人行動之後,找到了「可依循」的方法,等同誘發少數人模仿。台北捷運新北投站及新北市樹林區曾發生隨機傷人事件,許多網友紛紛憂心是否有「模仿效應」出現。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任許正典指出,應是「暫時性模仿效應」,可能將持續「72小時」,等待媒體報導強度、視覺聽覺刺激下降,衝突性才會下降,他也呼籲媒體減少暴力、血腥畫面,避免誘發更多未爆彈。

       近日來持刀隨機砍人事件頻傳,疑為模仿小燈泡女童案。對此,民間團體發起連署,呼籲NCC約束媒體「過度報導隨機殺人事件」。

       連署訴求意在呼籲主管機關,約束媒體「過度報導隨機殺人事件」;也呼籲媒體即刻起停止播報隨機殺人事件,任何相關的新聞之細節與畫面,認為此舉已助長模仿效應,並強調,這些播報內容對於被害家屬來說也是二度傷害。

       民間團體表示,「嗜血媒體」為求收視率、網路文章點閱率,不斷在即時新聞推播打出「聳動駭人」字眼來吸引關注,同時也在新聞頁面下快速建立「仇恨對立高牆」。

       民間團體強調,這個社會現在正需要的是重建人與人間的「信任、關懷」,最不需要的是散布「恐懼、感染悲傷」的重播新聞,並誠懇呼籲,媒體還給親子更加友善的閱聽媒體。

把沒有恐懼的生活還給大家

       現代的社群環境下,其實每個人都具備精神疾病的症狀,只是症狀的輕微與嚴重在於個人所處的環境影響及個人的抗壓調節功能不同的關係!台灣目前對心理衛生、精神復健方面的教育與認知非常低落!如何努力辛勤經營周遭社區的教育與活動都不敵陸續不斷發生的異常殺人事件!這些犯案者若於犯案前能接受精神治療則犯案的機率必定大幅降低甚至趨近於零!但是家庭、社會對精神心理治療的漠視與排斥終將造就了慘案的發生。然而人權律法又將犯案者推向精神疾病來規避刑責,讓真正的精神病患承擔了莫大的污名化!還有一個族群也是躺著也中槍,就是廢死議題支持者,奉勸那些以異常殺人事件來炒作反廢死議題的人,盡速前往各地區的精神醫療機構就診,像是被害妄想症、過度焦慮、憤怒等情緒對健康有不良影響。

心得感想

       從北捷隨機殺人、小燈泡割喉的事件發生,令我感到很驚訝也很難過,原以為電影中才會出現的場景,現在卻活生生發生在我們身邊,我想這社會病了,但責罵和批評並無濟於事,就如女童媽媽所說,我們應該從根本的教育做起,希望小燈泡的事件可以影響到社會的角落,讓社會的不幸減少。    

       小燈泡的事情震驚了全台,看到這則新聞時令我感到能在光天化日下且母親還在附近的情況之下,對僅僅4歲的女孩痛下毒手,是如此的狠心,我想這件事情的發生,提醒了我們社會教育的缺失及家庭環境問題的影響,我們應該要多去關懷別人,不要讓這件事情再發生。     BY 曾雯琦

       犯罪當下犯人毫無疑問的沒有猶豫,開庭時也毫無悔意,明明就做了一件錯誤的事卻沒有表現出該有的態度,讓我們不禁覺得這個社會是不是病了。探討完這個報導也讓我們更深深的體會到父母的教育和自身的想法會影響到日後的行事態度和解決問題的想法。     BY 施宛芝

       在了解小燈泡這個事件的時候,真的覺得很痛心,覺得怎麼會有人能夠沒有任何憐憫之心,對一個僅僅4,手無寸鐵的小女孩做出這種殘忍的事情,犯案後亦沒有悔過的意思。也覺得小燈泡的媽媽很堅強,再怎麼痛心,也能夠因為還有另外三個孩子而堅持著。即使悲傷,我們應該要認真的思考如何才能夠從根本的防止類似的事情發生而不是一味的消費媽媽和孩子。不停的播放案發新聞和發文評論,只會引起模仿效應以及對家人造成二次的傷害。真心的希望類似的事件不會再次發生。  BY  洪如悅

       經由這次的報告,我們探討了「小燈泡事件」,很奇妙的,當我們用不同的角度思考這同樣一件事情我們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答案:如果站在小燈泡母親的角度,我覺得我一定無法做到那樣的堅強,也讓我知道了一個母親的偉大;站在社會大眾的角度上看,這是一個令人心痛的事件;但站在司法人員的角度,藉由這次的經驗,我們可以更加的預防,以求相似的事件不再發生;但是站在一些想犯罪的人的立場,或許他們會覺得有了前人的示範,我也可以這麼做。但之後會發生什麼事仍舊是個未知數,只希望藉由這次的事件,可以讓我們看到政府和各種司法人員所採取的動作,我覺得這才是小燈泡媽媽和小燈泡真正想見到的。     

       當我看到這個令人震驚的消息時,我瞬間想到先前的”鄭捷案”。明明已經有那麼多人受害了,為什麼又有一位4歲小女孩的性命斷送在一個理智不清的人的手裡??為什麼政府在之前沒有做好配套措施,導致悲劇再次上演??只希望經由此事件政府能立即處理,妥善防止這類的事情再次發生,及阻止媒體一味地報導,造成家屬的二次傷害和未知的模仿效應。我很慶幸小燈泡的媽媽能用理性的態度看待這件事,並指出臺灣現在應該重視的問題,而不是失去理智地怪罪犯人。期許將來不會再有人因此無辜地犧牲。 

       小燈泡事件讓人傷心、憤怒,也很恐懼,而小燈泡的媽媽卻異於常人的冷靜來面對這樣重大的變故,難以想像在這樣心痛的時刻,小燈泡的父母是怎麼理性地處理後續的事情,還說出如此有智慧的話。而這樣的事件越來越多,小燈泡的媽媽說的沒錯,需要從社會、家庭、或是教育去解決,希望經過這麼令人沉痛的事件,大家都可以好好反思如何讓這個社會更好,而不是漸漸的遺忘這件事,希望不要再有第二個小燈泡犧牲了。    

       經過這次的報告與分組討論當中,我了解到「小燈泡事件」只是許多社會問題中的冰中一角,除了讓人恐懼的殺人手法外,小燈泡的母親在面對社會上的撻伐聲浪與眾多記者的詢問下,還能保有人性本善的理智,去相信社會有愛。一般大眾都認為要處以死刑,但小燈泡的母親卻認為能用教育來改善整個社會,雖然我對於這種事都是保持著應該要處以死刑的想法,這樣才能給予犯罪者一點懲罰,但是我認為這樣的處理方式也不是不妥,只要當事人能夠接受就好。    

       小燈泡時間至今,已經將近一年了,其實事件剛開始的時候,我完全不敢打開任何的相關新聞,深怕自己的眼淚就會這樣掉下來,小燈泡真的只是一個4歲的小女孩啊。很多人說臺灣的社會太危險了,臺灣的社會需要改革,但大家都只是說說而已,可能在事件剛發生的後幾個月家長會不敢帶小孩在街上走,大家會意身旁一些奇怪的人,但是過了這麼久這麼久,又有誰記得小燈泡呢?大家又變得跟以前一樣,臺灣的社會還是一樣,真的有人正視這個問題嗎?今天的社會事件,如果我們的做法是默默的讓這件事情過去,可是沒有思考這個事件給我們帶來的啟發,那我們,甚至是我們的小孩最後還是只能處在這樣不安的社會!!!!!!!!     

       類似小燈泡事件的隨機殺人案越來越頻繁,若沒辦法解決此問題,還有可能會造成模仿效應,希望社會能重視這個問題,不要讓這個悲劇不斷重演。